近日,《麻省理工科技評論》評選出了2022年十大突破性技術,其中“無密碼身份驗證”高居榜首,這是網絡安全技術(話題)首次進入《麻省理工科技評論》的TOP10顛覆性技術榜單,同時也意味著密碼這個古老的安全驗證正在走向終結。
以下是將改變世界的十大突破性技術介紹:
一、 無密碼身份驗證
主要玩家
微軟、谷歌、Okta、Duo
可用預期
現(xiàn)在
關聯(lián)網絡安全概念:
MFA多因素認證、IAM、SSO、零信任
相關國內安全公司:
天威誠信、奇安信、數(shù)字認證、騰訊安全、華為、飛天誠信、派拉軟件、亞信安全、芯盾時代、衛(wèi)士通、通付盾、中孚信息等
20世紀60年代初,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費爾南多·科爾巴托(Fernando Corbató)開發(fā)了一種新型的共享計算機系統(tǒng),希望人們能夠保護他們的私人文件,該解決方案就是:密碼。多年來,密碼戰(zhàn)勝了其他身份驗證方式,并成為我們登錄幾乎所有賬戶的標準驗證方式,無處不在。
今天,密碼相關問題幾乎成了所有網絡安全事件的“標配“。問題出在哪里?密碼本質上是不安全的。它們可能被盜、猜測或暴力破解。但大多數(shù)情況下,問題出在人們沒有正確使用(或設置)密碼,例如弱密碼和密碼重用。
像Dashlane和1Password這樣的密碼管理器可以幫助用戶管理復雜密碼,甚至可以替換弱密碼為強密碼。但是,在安全性方面,密碼管理器也只是是一個折衷措施,根本解決方案是完全消除密碼。
“去密碼化”進程已經在進行中。像Okta和Duo這樣的面向企業(yè)用戶的公司,以及像谷歌這樣的個人身份提供商,為人們提供了無需輸入密碼即可登錄應用程序和服務的方法。此外,蘋果的面部識別系統(tǒng)已經推動生物識別成為主流身份識別技術。最值得注意的是,微軟在2021年3月宣布,部分客戶可以率先體驗完全無密碼的驗證登錄。
作為普通用戶,您可能也體驗過無密碼身份驗證,通過刷臉、掃碼、身份驗證APP(authenticator)、手機短信或電子郵件驗證碼登錄網站、設備或APP,而無需輸入密碼,這不但簡化了登錄,而且從某種程度上(取決于實現(xiàn)方式)提高了安全性。隨著“零信任”安全概念的迅速普及,個人隱私保護和端點安全成為新的焦點,提升身份驗證與訪問管理用戶體驗的市場需求正在快速增長,這預示著2022年也許將成為“無密碼元年“。
二、 新冠病毒變體追蹤
主要玩家:
GISAID、Neststrain、Illumina
可用預期:
現(xiàn)在
新冠疫情帶來對基因組測序的前所未有的大規(guī)模投資控制工程網版權所有,并大大擴展了世界各地監(jiān)測新冠病毒的能力。更好的監(jiān)測技術能夠使科學家及時追蹤新冠病毒的傳播,并迅速發(fā)現(xiàn)和警告新的變種。
三、 長續(xù)航網格電池
主要玩家:
ESS、Form Energy
可用預期:
現(xiàn)在
我們使用的可再生能源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。但是,當太陽落山或風停時會發(fā)生什么呢?電網運營商需要一種方法來存儲電力以供日后使用。新的鐵基電池也許能夠勝任這項任務。它們使用多樣化的新材料制成,可能比其他類型的電網存儲技術更便宜,更實用。
四、 蛋白質折疊的人工智能技術
主要玩家:
DeepMind、Isomorphic Labs、Baker Lab
可用預期:
現(xiàn)在
人體的機能都與蛋白質有關。蛋白質折疊的方式決定了它的活性。但弄清楚蛋白質的結構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?,F(xiàn)在,一個名為AlphaFold2的AI技術已經解決了這個長期存在的生物學難題www.cechina.cn,這使得快速設計用于各種疾病的藥物成為可能。
五、 瘧疾疫苗
主要玩家:
GlaxoSmithKline、WHO
可用預期:
現(xiàn)在(有限)
瘧疾每年造成60多萬人死亡,其中大多數(shù)是五歲以下的兒童。世界衛(wèi)生組織批準的一種新型瘧疾疫苗每年可以幫助挽救數(shù)十萬人的生命。它也是世界上第一種針對寄生蟲感染的疫苗。
六、 權益證明
主要玩家:
Cardano、Solana、Algorand、Ethereum
可用預期:
2022年(以太坊)
像比特幣這樣的采用工作量證明(PoW)的加密貨幣正消耗大量的電力。這是由于交易的驗證方式需要大量的計算能力。權益證明(PoS)大大降低了驗證交易的能耗。以太坊計劃今年過渡到該系統(tǒng),將能源消耗量減少99.95%。
七、 新冠病毒口服藥
主要玩家:
Merck、Pfizer、Pardes Biosciences
可用預期:
現(xiàn)在
輝瑞公司的新冠口服藥可有效且廣泛地預防新冠病毒,包括最新的變體?,F(xiàn)在其他公司正在開發(fā)類似的藥物。結合疫苗,這些口服藥有望幫助世界最終擺脫新冠疫情的肆虐。
八、 實用核聚變反應堆
主要玩家:
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、ITER、Lawrence Livermores 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、Helion Energy、Tokamak Energy、General Fusion
可用預期:
十年左右
幾十年來核聚變發(fā)電被看作是一種取之不竭、無碳環(huán)保的終極能源夢想和科研目標。現(xiàn)在,數(shù)家創(chuàng)業(yè)公司已經在該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www.cechina.cn,一家名為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的初創(chuàng)公司更是計劃在2030年代初將其交付給電網。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核聚變發(fā)電反應堆的設計依賴于一種強大的新磁鐵www.cechina.cn,這種磁鐵打破了記錄,允許該公司建造更小,更便宜的反應堆。
九、 人工智能合成數(shù)據
主要玩家:
Synthetic Data Vault、Syntegra、Datagen、Synthesis AI
可用預期:
現(xiàn)在
訓練AI需要大量的數(shù)據。然而,通常情況下,這些數(shù)據是混亂的,或者反映了現(xiàn)實世界的偏見,或者圍繞所包含的信息存在隱私問題。一些公司開始創(chuàng)建和銷售合成數(shù)據以避免這些問題。它并不完美,但它可能是訓練AI的更好方法。
十、除碳工廠
主要玩家:
Climeworks、Carbon Engineering、Carbon Collect
可用預期:
現(xiàn)在
減少排放是減緩氣候變化的關鍵一步。但根據聯(lián)合國的說法控制工程網版權所有,這還不夠。為了避免災難性的未來變暖,我們還必須從空氣中去除二氧化碳。世界上最大的除碳工廠最近在冰島開業(yè),這也許將開啟一個全新的環(huán)保行業(yè)。